“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” 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房地产内容的解读,同样也是如此。
今天,我们不谈离你太远的宏观面,而是从报告的字里行间透出的蛛丝马迹,回答买房过程中让你最纠结的四大话题: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对楼市充满信心?当政策越来越向租赁市场倾斜,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买房观?如果你准备加入买房大军,又该将目光锁定哪些城市圈,聚焦哪些城市?
你想知道的答案,这篇接地气的“报告”都能找到。
楼市走向
房价涨还是跌,支撑点是什么?
纠结要不要买房的主要原因在于,房价会不会涨?
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,不仅有助于缓解农村“人少地多”的情况,盘活闲置土地,从而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;还有助于提升城镇化质量,促进农村多余的人口市民化,从而为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潜在的需求支撑。
对于居民购买力层面,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有助于提振居民购房需求,为房价提供强有力支撑,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维持在高位运行。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,必将成为房地产市场最为坚定的购房群体,中高端改善性需求将持续释放,助推房地产市场更好、更快发展。
居民住房
租房PK买房,谁胜出?
很多人都会纠结,租房划算还是买房划算?
当租房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,租购同权逐渐普及,很多人更是纠结要不要就租房过一生算了。如果不仔细计算,我们容易拿当下的租金和房价对比,房价远高于租金,于是选择租房。殊不知,房价里包含了未来的所有租金,能够帮助你对抗通货膨胀,而房租是要承受这个通胀风险。在房租和房价都上涨的情况下,房租是成本的上涨,房价却是收益的上涨。
所以,鼓励租房、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等多管齐下改善居民住房,并不等于让你不要买房。而是让你在买不起房的阶段,多些安居的方式或途径。
市场分化
三四线PK一二线,机会点在哪里?
有了对房价的信心,那么该在哪里买房呢?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?
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.5%的大调性下,可预见今年不会有刺激投资、消费的政策出台,经济发展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度在降低。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仍将持续,在因城施政分类调控的背景下,一线和核心二线市场有望“降温”,房价处于稳定期。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,却是一个大好时机,棚改、城镇化、去库存三股力量合力助推房价。
如果你所处的城市棚改量大、农村人口进城和城镇化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,说明需求很可能推升房价。
城市发展
三大都市圈魅力依旧,谁才是真正的潜力城?
虽然说三四线城市进入购房的黄金期,但并非所有的三四线城市都具有长远的潜力,除了看棚改、城镇化和库存,还要看什么?
首先,是区域的选择。“京津冀”“长三角”“珠三角”等都市区的城市群依然潜力巨大。随着城市群建设的逐步深入,未来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也将逐步由单一城市向城市群演变,人口流动也不局限于小城市向核心一二线单向迁移,更多的将是城市群内部流动和城市群之间的转移。
其次,还需可以从一些诸如:城市规模、人口流入、人均收入、土地供应等维度,甚至是儿童数量、上市公司数量、财政收入或地方债、服务业占比等因素,去甄别真正的潜力城。
上一条:两会后,楼市乱象仍是常态,刚需买房怎么这么难? 下一条:产业规划专题|产业地产开发及盈利模式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