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井立 /文
2015 年- 2025年间,我国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城市工作会议,两次会议基于不同时期的发展背景,对城市发展的理念、方向和重点任务作出了指引,深刻影响着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进程。 2015年12月20-21日,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,这是党中央召开的最高规格城市工作会议,在当时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,此次会议意义非凡。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鲜明提出“五个统筹”的城市工作基本思路,强调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关键要点,为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,指引城市建设朝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大步迈进,城市建设进入大规模增量扩张与高速发展的阶段,2015 - 2025年十年期间,我国城镇化率从56%上升至67%。 2025年7月14-15日,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在北京举行。此时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,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。 会议要求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坚持稳中求进,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,以建设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,推动城市高质量、内涵式发展,以城市更新为抓手,实现城市全方位提升并守住安全底线,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道路。 会议提出“五大转变”理念,“七大重点”任务,明确提出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、重要原则、重点任务。这次会议释放了三大核心信号:城镇化进入存量提质阶段、房地产行业加速转型、城市更新成为政策抓手,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城市工作和房地产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。 我们对2015年、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内容进行研究,设定对比维度,经过对比反映出我国近10年来城市发展的路径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、目标与任务。我们将从8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,供各位研究参考。 一、会议核心理念 ▲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“以人为本”的新型城镇化 ★强调规模与效率并重,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“城市生命体”有机系统观 ★突出系统性、韧性、可持续性 ▲差异分析与演进逻辑: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有机生长”。 2015年重在解决“人进城”问题;2025年更关注城市内在健康、抗风险能力与生态共生,反映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深水区。 二、会议重点任务 ▲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“化解房地产库存 ★推进棚户区改造 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房地产风险化解 ▲差异分析与演进逻辑:从“发展优先”转向“安全托底”。 2015年需解决供给过剩;2025年首要任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(安全+房地产风险叠加),反映外部环境复杂性与存量问题尖锐化。 三、城镇化率核心问题 ▲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解决“三个1亿人”问题(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,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,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。) 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★深化“同权享服务”(户籍捆绑权益破解) ★县城载体作用强化(县域城镇化) ▲差异分析与演进逻辑:从“落户量”转向“权益质”。 2015年重心在户籍改革;2025年重点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,县城成为城乡融合关键节点,反映人口结构变化(负增长+老龄化)。 四、住房制度演变 ▲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建立“购租并举”住房制度(首次提出) ★推进保障房建设 ★棚改货币化安置去库存 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明确“市场+保障”双轨制 ★商品房回归商品属性 ★保障房体系为重中之重 ★严控大拆大建 ▲差异分析与演进逻辑:住房双轨制、保障房制度定型。 2015年“购租并举”破题;2025年保障房成为独立体系,商品房与保障房政策更明确。旧改/棚改转向“留改拆”并举,去房地产化导向明确。 五、城市更新模式 ▲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 棚户区改造为重点 ★允许货币化安置 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城中村改造“民生优先” ★禁止大拆大建 ★存量活化(功能置换/微更新) ★与保障房建设衔接 ▲差异分析与演进逻辑:从“拆建开发”转向“有机更新”。 2015年棚改依赖房地产化路径;2025年城市更新强调社会效益,与开发剥离,模式更可持续。 六、建筑业发展路径 ▲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推广绿色建筑 ★发展装配式建筑(试点) 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强制推进“三化融合”:工业化(装配式/钢结构)、数字化(BIM/CIM/建筑机器人)、绿色化(双碳约束)。 ▲差异分析与演进逻辑:从“技术试点”转向“全面强制”。 2015年提出方向性要求;2025年数字化、低碳化成为生存门槛,技术应用深度与政策约束力显著提升。 七、风险防控重点 ▲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★关注房地产库存 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系统性风险联防联控 ★房企债务/保交楼 ★城建安全 ★社会风险(安置/失业) ▲差异分析与演进逻辑:单一风险 → 风险矩阵治理。 2015年风险复杂性升级(安全+金融+社会),政策更强调"底线思维"。 八、数字技术赋能 ▲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▲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: ★建筑产业互联网 ★城市信息模型(CIM)实战应用 ▲差异分析与演进逻辑:从“信息化工具”转向“产业革命”,技术从管理辅助升级为行业重塑核心驱动力,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步。 结论 2015年与2025年的城市工作会议,是我国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关键指引。2015年会议为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方向,推动城市规模扩张与高速建设。2025年会议则顺应新形势,为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,提升发展内涵,增强人民生活品质指明道路,对后续城市精细化建设,可持续发展,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深远意义,必将推动我国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。
上一条:没有了 下一条:郭井立院长:“城市更新”深度分析与行动探讨